• 电话

    • 13910510100
    • 15990280358
    • 服务时间

    • 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    • 微信二维码

新闻动态

内螺纹铜管(IGT)的特点、发展及命名含义详情

创建时间:2025-04-05

永享,在追求节能高效的市场氛围中,内螺纹铜管凭借其卓越的导热性能崭露头角。欢迎您关注永享的产品,共同探索内螺纹铜管的秘密。

导热性能优势

内螺纹铜管相较于光管,其内表面积有所增大,这大大增强了其导热效果,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。这种优势在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应用中尤为明显,它能够加快冷热交换速度,使设备迅速达到预定温度,减少能源使用,并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。以家用空调为例,采用内螺纹铜管的型号,其制冷和制热速度均优于使用光管的型号。

发展历程回顾

其发展历程包括山形齿、梯形槽、顶角形以及细高齿形内螺纹管等几个阶段。这些阶段标志着技术的不断进步。山形齿内螺纹管作为最初的产品,为发展打下了基础;而现在,细高齿形内螺纹管的传热效果更为出色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性能也在持续提升,比如在过去十年里,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,从生产基础的山形齿内螺纹管,发展到能够生产先进的细高齿形管。

新型齿型推出

国际上陆续推出了多种新型的内螺纹管,包括但不限于高低齿型、齿顶设有槽口、双旋向设计等。这些新型产品在原有铜管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,扩大了其应用领域。例如,高低齿型设计可以增大内表面的换热面积;而齿顶开槽则有助于减少液膜的厚度。国外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,新型产品层出不穷,这既给国内市场和企业带来了挑战,同时也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。

产品标准表示

国标GB/T20928-2007对内螺纹铜管产品的标识顺序做了规定。比如,TP2 M2 φ9.52×0.30 + 0.20 - 53 - 18/60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表示的。按照这个标准,企业在生产、销售和交流产品时,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。国内各企业生产内螺纹铜管时,必须依照这一标准进行,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遵循行业规范。

发展趋势分析

铜价攀升且国家对空调能效标准提升,导致铜管趋向于细径薄壁设计。细径设计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,而薄壁则有助于提高传热效率。然而,这也引发了一些问题。管径过小会增大冷媒流动阻力,若管径小于某个特定值,空调系统的能耗反而会上升;薄壁设计又增加了管子泄漏或破裂的风险。在研发过程中,企业需要权衡利弊,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
结构参数影响

内螺纹管的底部壁厚、齿的高度、齿顶的角度、齿的数量以及槽底部的宽度等参数,对管子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。底壁厚度介于0.20至0.30毫米之间,较薄的壁厚有利于传热,但过于薄弱会削弱管材的强度和齿的稳定性;适当地提升齿的高度可以增强传热效果,但这受到加工技术的限制;较小的齿顶角度有助于传热,但过小会减少抗胀管的强度;齿数的增加既有好处也有坏处,需要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;槽底宽度在确保抗胀管强度的基础上,适当加宽为佳。企业生产要根据实际应用合理调整这些参数。

您觉得在现在这个市场状况下,内螺纹铜管在哪些领域有望实现新的进展?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益,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!